管理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一、管理学教学改革总体思路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教学改革总体思路为:以研究型本科教育为指导思想,融入新型“图钉式”教学理念,以高端教学科研团队为核心,以创新性教材体系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支撑,打造一流的多元化人才。
    二、“图钉式”教学理念及方法
     1.“图钉式”教学理念
    “图钉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一个图钉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既需要有尖锐的受力“点”,又需要有圆平的受力“面”,只有“点”,手无下力之处;只有“面”,力再大也无济于事。在教学过程中,“点”,就像图钉的尖部,是一个纵向深入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面”,就像图钉的圆面,必须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总的发展动态、发展方向以及新的增长点。“图钉”的园面——针对初学者的通式教育。“图钉”的针杆——针对学有余力者的延伸拓展式教育。“图钉”的针尖——针对优秀学生的精品培育。
     2.“图钉式”教学方法
    “图钉式”教学理念与“创新性教材体系”相结合,配备高端教学团队,分层次打造多元化人才——通式教学(针对大多数初学管理的学生)、延伸拓展(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精品培育(针对某些优秀学生)。
    (1)“通式”教学——言传身教式
    ①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管理学课程是对管理学科理论知识的高度凝练,而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讲授的内容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初学者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将理论主线作为研究重点,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生以清晰的框架。
    ②引导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商业游戏和团队练习,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③情景案例教学。教师注意收集、观察编写一些生活中的故事,利用这些通俗易懂的素材讲解一些基本的管理原则,从简单的事情推出基本原则,再尝试结合企业的情况上升到企业管理的层面。
    ④经常性的检查。这是培养学生快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学过程中学生接收率和接受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增加了单元测试,使用单项选择和判断题,利用检查替代点名和考勤,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2)“延伸拓展”式教学——启发引导式
    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学目的是理解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明确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因此经常性地分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以及敏锐的战略管理理念。
    ②根据学生程度与兴趣,学习使用各类经管学院实践性教学资源,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各种类型组织中涉及的各种管理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使学生见多识广。
    (3)“精品培育”式教学——自主创新式
    ①针对优秀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将来作为管理者或研究人员独当一面的能力,必须学会使用管理理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实际管理问题。
    ②锻炼学生参与部分研究课题,可以培养其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③让优秀学生参与各种管理类比赛,开展企业管理挑战赛等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热情。
    三、教材建设
    1.教材体系
    为了适应当前多元化教学对象的不同需求,我们的管目,不同的软件开发组织和人员采用的方案,耗费的时间、资源、成本,软件产品的质量可能相差很多。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软件开发组织和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学和软件开发活动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5.重视职业道德、发挥团队作用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法律和纪律、尊重知识产权。完成软件工程项目必须发挥团队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团队中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协调及与用户合作的能力。
    6.重视领域知识、办出特色和水平
    软件蕴含着领域知识,鼓励学生学习领域知识并向领域专家学习,要求学生熟悉一两个领域,做出有实际价值的、创造性的工作。
    信息化需要大批软件人才,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内涵和方向都需要扩展。软件工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教育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需要领域背景,各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目前要特别重视软件工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理学课程组在吸取国内外管理学教材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教师多年科研实践的成果,建立了创新性的教材体系,并得到了专家与学生的一致好评。主教材和辅助教材均由管理学团队成员自编。
    新教材体系以创新性的结构体系、多元化的适应模式、实证性的研究成果为特色,融入20世纪国际管理理论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管理绪论篇、管理职能篇、管理艺术篇、管理应用篇和管理发展篇”,把管理学庞大的体系有机、有序地组合起来(《管理学》教材由张明玉教授编著,200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辅助教材包括:《企业管理案例集》,《决胜千里——中大集团案例研究》,《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企业战略能力研究》等。
    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多元化的特点,采用层次化教学:
    (1)“通式教学”教材(针对初学者)——《管理学》(绪论篇、职能篇)+《企业管理案例集》+《决胜千里——中大集团案例研究》;
    (2)“延伸拓展”教材(针对学有余力者)——《管理学》(艺术篇)+《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
    (3)“精品培育”教材(针对优秀学生)——《管理学》(应用篇、发展篇)+《企业跨越式发展战略》+《企业战略能力研究》。
    2.教材特点
    创新性 突破了管理学教材的传统结构,把管理学庞大的体系有机地组合起来。
    层次性 为了适应北京交通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需要,为了区分教学对象的多元化、层次性并突出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针对本科生学习程度、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的不同层次,实行了多元化、分层次指导。
    实用性 理论联系实际,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运用提供案例,为无机会学习专业管理知识的非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教材的作者具有多年为众多企业咨询的丰富经验,其中许多观点、案例、模型和方法是在北京交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所为众多企业量身定做的咨询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
    四、多元化分层教学
    1.教学环节
    管理学课程为了适应北京交通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需要,同时为了区分教学对象的多元化、层次性并突出教学内容的差异性,针对本科生学习程度、自学能力、学习兴趣的不同层次,实行多元化、分层次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管理学的学习中“点”“面”结合,“广博”与“纵深”相结合。 2.实践环节
    (1)针对初学者
    团队练习。设计了一些团队练习和游戏,结合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穿插使用,既培养了学员的团队精神,又促使学生在做中学,深受学生欢迎。 情景案例。针对本科生的特点,我们编写了许多科研项目解决的实际案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管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转变了“管理太虚”的观点。
    实验模拟。通过模拟实验、迷你企业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和应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分散实习。组织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分散到各单位实习,学生亲身体验现实中的管理问题,感觉收获很大。
    实地学习。组织学生到联想集团等教学实验基地学习,眼见为实。
    (2)针对学有余力者
    小组练习。开办企业管理挑战赛讲座,使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既可优势互补,又利于培养团队精神。
    资源利用。学习使用各类经管学院实践性教学资源,如证券模拟实验室、综合物流实验室以及经管学院计算机实验室,身在学校就可以学到仿真的管理知识。
    专家讲座。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3)针对优秀学生
    参与科研。让优秀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将来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参与比赛。让优秀学生参与各种比赛,例如企业管理挑战赛、电子商务大赛、校级创业大赛。通过参与各种比赛,学生学习管理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组织培训。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经过培训,学生总体比赛成绩大大提高。
    3.教学手段
    (1)立体化教学模式。新版《管理学》教材体系,针对初学者、学有余力者、优秀学生的扩充性资料,管理学课程网站,网络课件,教学录像、试题库、基于企业实践的光盘、录像带等资料,组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网络。越来越多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都通过网上进行,如上交和批改作业,阶段性测试,演示管理软件的使用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讲教师具有多年为企业咨询的丰富经验,许多观点、案例、模型和方法,是在北京交通大学发展战略研究所为多家企业量身定做的咨询报告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实战性和操作性。
    (3)众脑补一脑。每位教师不可能成为通才,为了弥补知识传授的结构性不足,聘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前沿讲座,以众脑补一脑。
    4.教学效果
    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组,专门对学校的重点课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专家对近年来管理学教学的评价:呈现加速提高的上升势头,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管理学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材改革、教学队伍建设、教学效果上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督导评价总评分为90.13。学生普遍反映“管理学真有用”,必须学好。学生评价总评分为91。
    

[上传时间:2008-07-06]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返 回]